健康、好味的雁北菜里,都有一样少为人知的必杀技,那就是“胡麻油”。
(一)
掌柜张耀东将这家叫做“雁北粗粮馆”的店铺收拾得很有家的味道,前门大红的剪纸、黑底黄字的门头,还有仿若飘带的门帘,店内原木的装饰风格,再配上一道道美味佳肴,给人一种心情舒适的感觉。
初次见面,就觉得张耀东是个很有想法的人,做过厨师,也当过职业餐饮经理人,凭着多年的经验,仅用两年,就让雁北粗粮馆在太原有了一席之地。
据说,到雁北粗粮馆必点的一道菜是,“厨师长炒包心菜”,有点像我们常吃的“炝炒圆白菜”,特色在于必须是厨师长亲自掌勺。
大家都追捧的,味道往往都不会差。点,点,点!
吃了这么多地方,也忍不住小小点评一下。其实像“炝炒圆白菜”这样的菜,看似简单,但最考验一个厨师对火候把控的功力,必须要恰到好处,否则多一分易糊,少一分则太生。
你看这道“厨师长炒包心菜”,炒得就很到位,包菜上没有一点焦糊,生熟拿捏得很准。吃起来菜叶鲜嫩,菜茎脆爽,粉条也很软韧,香味十足的同时又不会有油腻感。
(二)
到了这家店,如果不去尝尝他家的“锅塌塌炖豆腐”,一定会抱憾而归的。这个就是“锅塌塌炖豆腐”,名字很有趣,卖相也很诱人!
这道菜是把豆腐块炸至外表焦黄,然后烩制做法有一些像老家河南的烩菜,但是原料却很单一,只有浆水豆腐。
用筷子把一块豆腐夹开,会看到里面像小小蜂窝似的孔,一看就软嫩至极。张耀东说,这豆腐是农村小作坊做出来的浆水豆腐,跟市面上卖的不一样。我让他看之前写的《从前时光慢,一天只够磨一筐豆腐》,他说,对对对,就是这种豆腐。
吃起来味道的确与市面上豆腐不一样,口感软嫩,有浓浓的豆香,飘着的葱花起到了很好的提味作用,一大碗“锅塌塌炖豆腐”,鲜、香、醇、嫩,将各种美好融为一体。
(三)
还有一道靠色泽与味道取胜的“老乡炒莜面”。
这是道看起来就很有食欲的面点。
莜面本身就带点黄色,再用胡麻油与鸡蛋炒,黄色的色调更是加重了,再点缀上些青绿的葱花,俨然让人有些情不自禁了。
当然,好看不是最重要的,好吃才有说服力。雁北粗粮馆的莜面,外面那一层被胡麻油炒过的,有些微焦,但里面的面条却软软的,略带柔韧,嚼的时候,会有蛋香、油香四溢,回味无穷。
主食好吃与否的衡量标准,最简单的要数吃的量与速度了。比如,眼前这一盘面条,要是不好吃,吃一口就放下筷子了;但要是好吃,三下五除二,一盘不够,再来一盘!
(四)
雁北粗粮的另外一道招牌菜,“老大同羊杂割”,也不容错过。
羊杂浮出水面,葱花、香菜、蒜苗是配菜,散落在汤中和羊杂上面。
后厨的师傅把羊杂处理得很专业,没有一点腥膻味儿。可以配上些山西老陈醋和辣椒油,一定要先喝口汤,汤顺势而下,鲜味儿在肠胃形成一道暖流,能把愉悦的小情绪点燃。
羊杂味道也很好,一尝就是很新鲜的那种感觉。我不吃羊肉,却在张耀东的盛情之下尝了几口。说实话,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来讲,真的是觉得做的不错,应该是那些羊肉尤其是羊杂爱好者的福音。
(五)
其实,好吃的还有很多很多,可以说,他家几乎每一道菜都拿出了满满的好味来款待顾客。
吃饭的过程中,我问张耀东,为啥咱家饭菜这么好吃?
张耀东很坦诚地告诉我,健康、好味的雁北菜里,都有一样少为人知的必杀技,那就是“胡麻油”。
张耀东说,“天下九塞,雁门为首“,以雁门关命名的雁北地区,气候高寒,盛产胡麻。每年七八月东南季风掠过此地时,蓝色、紫色的胡麻花会连接成一片花的海洋,那是生于雁北、长于雁北的人们必不可少的家乡记忆。
雁北地处高原,这里属于半干旱地区,没有充沛的降雨,再加上土地并不平整没有浇灌条件,像胡麻这种耐寒且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成为主要的种植对象。
胡麻花好看,胡麻油更是招雁北人喜欢。他们觉得其他任何食用油都没有胡麻油香,尤其是小作坊中原始加工出的胡麻油,做工没有那么精细,却也最大限度保持了雁北粗犷的本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