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越来越美好的新式茶空间
毫无疑问地,新茶饮品牌在空间上做得越来越精致了。
创意摩登范儿:
原木色新中式感:
优雅明快格调:
简约京都风:
中式传统蕴味:
炫酷“黑金”范儿:
特色和风格越来越鲜明、丰富。
在不少媒体关于新茶饮“升级”的解读里,空间环境的升级也是一个必定不会漏掉的部分。
最近,苏州新开了一家叫“合方书坊”的“茶文化生活实验空间”。
和方所、西西弗这种书店+咖啡馆的模式类似,这家店把书与茶、苏作融合在一起,1300平米的空间里除了普通的书籍,还有茶具、做茶区、品茶区等等。
▲除了图书阅读,还有专门的品茶区、做茶区
借助“茶”打造的复合式空间,这样的理念,也许不能代表所有新式茶的选择。
那就更加令人困惑了,新式茶在空间上的卖点在哪里?仅仅是这样美丽的设计带来的附加值吗?
2
被贩卖的“第三空间”
在咖啡行业,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咖啡馆给出的答案是“第三空间”。
据知乎上咖啡行业资深人士孙泊川透露,星巴克有一条隐形的管理规则:店员只要负责好吧台以内的事情就好了,吧台以外就是顾客的空间了。
感受到了什么?似乎整个门店内,除了吧台区域,剩下的公共区域像是星巴克承包下来给顾客任意发挥的——这不就是“第三空间”想要表达的:属于消费者家和办公室之外的自由空间?
在新茶饮品牌里,不乏在空间重点发力的品牌,空间装饰精美,甚至不惜花费高昂价格请知名设计师打造加持。
▲空间是重点强调对象
据煮叶负责人表示:煮叶不只强调空间,综合体验才是煮叶的茶体验,“像咖啡一样,拥有更大的年轻人市场,以及更丰富的展现方式。”
但对星巴克而言,“第三空间”不仅仅是个概念,甚至是比咖啡还重要的“卖点”。比如,星巴克在这个“空间”中考虑到每一种社交需求,提供了6种不同组合的桌椅类型:
1.吧台旁设置高脚椅,满足咖啡爱好者和咖啡师的沟通;▼
2.小圆桌配俩凳子,适合普通的两人聊天;▼
3.靠墙的长条沙发,满足多人聊天或者办公需求;▼
4.一张超大的桌子+椅子,满足小型办公需求;▼
5.集中的软沙发和茶几,安静的商务会谈区;▼
6.还有外场的个别座椅,满足个性化需求。▼
所以,餐厅、咖啡馆摆设不同类型的桌椅,绝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或者满足人数多少的问题,而是在空间理念的指导下,通过对功能性考量而进行的设置。
这表现出来的是“贩卖空间”的姿态。
3
产品和空间,哪个更急迫?
与星巴克“第三空间”的贩卖思路不同,如今,大多数茶饮店吸引顾客的重点依旧是“产品”。提及某个品牌如何,首先想到的依旧是“他家奶茶是不是好喝,原物料用得是不是好的”。
虽然空间也在伴随着茶饮行业的整体“升级”变得越来越美丽,但其实际的用途似乎还没有显现出来。
的确,“养眼”是能吸引消费者的直观途径。但是,让消费者进店了之后呢?
一方面,十几年档口奶茶店的培养下,“即买即走”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。想要消费者安静待下来,享受环境可能带来的持续体验,并不那么容易。产品消费适应性的强大让升级的空间看来,更多的是对品牌的附加值。
▲对消费者来说是习惯,对品牌来说是发展阶段问题
翻看朋友圈,一个刚进入茶饮行业的老板发的“排队”小视频:装修还算精美的空间,被排队挤得满满当当,不知道其用心、花大价钱设计的细节能被几个人注意到。
也许在未来,当产品间的竞争趋于稳定,空间的“意义”会是更多品牌探索的方向,毕竟它是品牌讲故事的一个关键条件。
— End —
统筹:咖sir | 编辑:忽而
商务合作&内容转载 | 微信:lu4967
本文为咖门原创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